尋找身邊的能工巧匠
為了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學習他們追求完美極致的工作態度, 持之以恒的堅守精神,各班級開展了“尋找身邊的能工巧匠”的活動。很多學生采用了小視頻記錄了身邊能工巧匠的成長經歷和高超的技藝。學校選擇有代表性的4個作品在校園進行了展示,作品中的主人公有從事鉗工、車工幾十年的高級技工,有嶄露頭角、積極進取的我校優秀畢業生,有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高級工藝美術師。通過尋找活動,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能工巧匠不僅用他們的技術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更以他們的優秀品質詮釋了“勞動光榮,技術寶貴,創造偉大”的深刻內涵。
江太平大師出生于傳統制扇世家,系第四代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制作技藝傳承人,有著40年的工藝制扇創作史,同時也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傳統制扇手藝人,有自己的專業制作團隊,主要生產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品種達二十多種,扇骨造型多種多樣有花瓶式、魚尾式、波浪式、翻輪式、挖肩式、排長式等。有展開尺幅二米的裝飾掛扇,有男式扇、女式扇、書畫扇,做工精細,用料考究。江太平2012年參加首屆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技藝大展,作品:紫檀鑲象牙手繪絹扇(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制作技藝項目)榮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銀獎;2014年作品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九華佛扇》榮獲安徽省第四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徽工獎”銅獎;2015年作品: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九華佛扇》系列九華山全景圖榮獲安徽省第五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徽工獎”金獎;2015年中國·安徽旅游必購商品《中國·安徽特色旅游商品》“雙百”評選活動,作品:《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榮獲“中國·安徽特色旅游商品”稱號;2017年作品: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系列《紫檀木玉骨手繪絹扇》榮獲安徽省第七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徽工獎”銅獎。
馬其德,1967年7月出生,安徽池州青陽人,國家四級鉗工。1997年3月開始從事鉗工模具加工制作、車間管理、培訓技術指導等崗位工作,先后就職于廣東省恒信模具有限公司、浙江省通宇變速器機械有限公司,擁有近二十年的鉗工專業工作經驗,并通過傳技帶徒為企業培養了數百名優秀鉗工。
2015年9月受聘池州市旅游學校,至今一直擔任數控技術專業普車實訓指導教師。自參加教學工作以來,馬其德始終堅持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實踐操作中引導學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在教學的同時,馬其德積極鼓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并獲名次,其中指導學生參加池州市技能大賽榮獲二等獎。
余義勝,一九六五年出生,青陽縣蓉城鎮人,普車高級工。九二年在青陽縣農機廠開始從事普通車床車工工作,之后在浙江溫州精益機床廠,溫州市船用掛機廠,上海邦隆模具有限公司等單位,從事普車加工工作。普通車床加工是一項易于上手但又不易學精,學透的行業,但余師傅敢于突破,勇于創新,對每一項新的產品都認真專研,吃透圖紙,確保每次加工都是合格的產品,經歷幾年的錘煉,二0一0年,余師傅帶著高超普車加工技藝回到青陽,先后在開發區華瑞科技和替克斯閥門有限公司工作,主要加工各種汽車配件和液壓油缸及各種大小口徑閥門包括熱力閥和燃氣閥,余師傅出色的工作表現得到同事們一致贊譽,在二0一一年獲得開發區“職業技術標兵”榮譽稱號。
王崇亮,現年26歲,池州市旅游學校15級數控專業畢業生,愛好廣泛,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畢業后就投身到美麗鄉村的創業大潮,自主創業,一方面利用家鄉朱備鎮的豐富旅游資源創辦了集吃飯、住宿、休閑于一體的特色民宿,另一方面,憑借自己在學校所學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優勢,購買了木工雕刻機,用于木器加工,同時自學做根雕,雖然做根雕既枯燥又辛苦,但他非常喜歡這門技術,每次動工之前,他都要仔細考量一番,先將想法畫成草圖,然后再進行精雕細琢,就這樣,從不懂到入門,自己一點點反復揣摩、學習,經歷幾年的錘煉后,如今,他的木雕手藝越來越精湛,深受客戶的喜愛。
(撰稿:教導處 審核:張海燕)